岭南师范学院计算机与智能教育学院
计算机与智能教育学院的办学历史源于1990年物理系计算机应用专业,2006年成立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,2012年批准建立广东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(东软睿道软件学院),2016年更名为信息工程学院,2021年7月由原信息工程学院的计算机系(公共计算机部)、软件工程系和教师教育学院的教育技术系组建而成,计算机与智能教育学院与东软睿道软件学院合署。学院坚持“新工科”“新师范”融合创新发展办学思路,培养广东特别是粤西地区信息化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学院现有教职工75人,其中博士26人,教授7人;博导1人,硕导10人;南粤优秀教师1人,岭南师范学院教学名师1人;广东省扬帆计划9人,雷阳学者首席教授1人。学院下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、软件工程系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系、教育技术系和公共教学部、实验中心,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教育技术学、软件工程、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、人工智能等5个本科专业。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通过IEET国际工程教育认证,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教育技术学专业为省一流专业建设点,软件工程专业为软件学院校企联合办学专业。学院建成广东高校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中心、广东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(岭南师范学院-东软人才实训基地)、广东省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,以及4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。
学院教学科研成果显著。学院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,建成广东省一流课程3门,广东省教学团队2个,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0余项、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项目2项、获得省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30余项,出版规划教材10余部。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,广东省轻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;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、国家社科项目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、省级科研项目等50余项,获授权发明专利、实用新型专利、软件著作权300余项,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00余篇。
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优良。坚持立德树人、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,以“卓越计划”为引领,以专业认证为抓手,深化产教融合,全面推进专业的高质量发展,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。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,取得显著成效,近年来,获得省级以上奖项近200项,“攀登计划”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项目30余项,授权实用专利、软件著作权登记等30余项,孵化初创型企业3家。学生就业质量连续多年位居学校前列,总体就业率超过98%,专业对口率超过85%。
学院坚持创新驱动,紧紧围绕广东特别是粤西地区信息化产业发展需要,着力建设计算机学科和教育技术学科,深化产教融合,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。